在 Linux 上用 vim 開發 Gtk+ 程式時常會因為Gtk+的特定語法沒有特殊色彩顯示使得閱讀時有些吃力。David Necas 提交了一套[gtk-vim-syntax] 解決了這個問題。不只 Gtk+ ,此套 syntax 也對 Glib、Xlib、pango、cairo 等等套件做了對應的 syntax 檔案。
使用方法很簡單,解開下載回來的套件之後,將套件中所有的 .vim 檔案複製到 "~/vim/after/syntax/" 目錄下 ,並將 "c.vim.example" 複製到 "~/.vim/after/syntax/c.vim",然後就可以使用了。
- Apr 29 Wed 2009 14:44
[Linux] 在 vim 上突出顯示 Gtk+ 特有語法
- Apr 29 Wed 2009 14:23
[Linux] 為 vim 設定不同色彩
vim 是 Linux 上最為普遍的文字編輯器,有時我們會希望為其加上不同的文字色彩顯示,方便程式設計者閱讀以及開發,這裡就稍微介紹一下如何設定以及我本身常用的顏色設定檔。
Hans Fugal 提交了一套 [desert syntax],將下載回來的 vim 檔案放到"~/.vim/colors"目錄下,然後手動編輯"~/ .vimrc "檔案。詳細的 vim 設定語法可自行參考 vim 的說明文件。這是我的配置:
color desert syntax enable |
- Apr 28 Tue 2009 08:24
[音樂劇] 膚色の時光
- Apr 23 Thu 2009 14:17
[廣告] Would you marry me?
- Apr 22 Wed 2009 15:13
Give a Reason
身體很熱,有點像在冒冷汗的狀況。不該去碰觸的,因為世界會突然變成灰色,而我會不開心,心揪在一起。
『他說:「你總是為了小事不愉快,領帶夾不見了可以再買啊。」但是這怎麼會是小事呢?
這代表他不重視也不在意我給他的任何東西,也包括我的感情。』
- Apr 21 Tue 2009 13:46
我
美西時間PM 10:47。我在房內的落地窗前,眼前是沉睡的城市,遠遠的幾點光芒,快速道路上的街燈接起一道長長的光徑,紅色的閃爍的車燈穿梭其中。這是一幅美麗的景色,然而我想起了另一個台灣下著雨的夜晚,落地窗上爬著滾落的雨滴,透過模糊的視線,看著對面的大樓,下方小小的巷子,房間渲染著紅黃的燈光,像極了電影裡六零年代充滿早期眷村風格的記憶。
對「我」這個字,又是另一番感受。聽見別人說「我想」或者「我打算」,我就會有一種眼前這個人真正存在在我面前的感覺,他用這樣一個人稱代名詞代表自己,表達了自己的意志與想法,如果拿掉這個字,就好像沒有了憑依,連自己的存在都變得無法置信。當別人說出「陪我」或者「跟我來」,卻又突然轉變成情感上的依賴,因為有這樣一個依賴,我們才可以相信自己跟眼前的人互動著。換上不同的名詞,搭配不同的動詞,感覺永遠不會相同,我覺得這是很奇妙的事情。
- Apr 18 Sat 2009 21:21
不要否定自己
我在葉門見過貧困的人家,孩子們乾癟的身體,胸骨清晰可見。那裡的生活環境落後,許多人吃不飽,年輕人想離開,卻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。我在台北與紐約都出席過極盡奢華的聚會,香檳塔一座接著一座,方方長長的桌上推滿食物,來的人穿著西裝禮服,這邊打完招呼,又往另一邊敬酒。我看著這樣極端的對比,心裡湧起許多複雜的情感,這是人生的命運嗎?不是總說人要平等,平等的是什麼東西呢?我有些悲傷,很想儘力的幫助別人,但立足在這人間,真的是愈來愈覺得自己渺小。能幫助多久呢?我在心底問著自己。
「危險!我認為音樂是野蠻的,無意間聽到,便冷不防地觸痛自己,在不想確認的當下,或是不需要確認的時候,它卻幫你確認了孤獨。」 = 無法遺忘事物 35. 月光小夜曲 - 江國香織 =
- Apr 17 Fri 2009 22:45
隱私
忘記是看到了什麼,想起關於隱私的話題。我一向不是個遮遮掩掩的人,對於我的事,不管好的或者不好的,我都傾向完完整整的呈現在人前,對於寫網誌這個動作,我自認自己是很誠實的紀錄內心的想法,壞的、好的、情慾的、抽象的,我很少會畏懼寫下這些,因為我始終覺得,那並沒有什麼不敢讓人翻閱的,我心自有一片晴朗,不懼流言蜚語。然而就在這一兩年,我發現自己愈來愈常為某些文章上鎖,其實理由很單純,因為不想讓人看見,但這樣的理由卻好像違背了我自己一貫的作風,我在想,我錯失了哪一個人生的環節?是什麼東西改變了我,讓我不再將一切攤在陽光下、不再直言、不再有話直說呢?
似乎是該這樣的,這裡雖說是屬於我的地方,但到底是公開裸露的,有一些事情,是個人的隱私,也或許是別人的隱私,不應該被寫在這裡,我好像一直忽略了這點。
- Apr 16 Thu 2009 22:15
想念的頻率代表了什麼意義